新一代固态相变致冷技术 塑料晶体压热效应

发布于 2019-10-09 13:46
MicroDSC7 evo 高压型微示差扫描量热仪

根据联合国公布的全球能源消耗数据显示,每年约有 25% 到 30% 的电力,被使用在致冷应用上 (The Importance of Energy Efficiency in the Refrigeration, Air-conditioning and Heat Pump Sectors) 。举凡电冰箱、冷气机、除湿机、冰水机,这些内部装置压缩机的设备,大多都是采用传统“冷媒蒸气压缩循环技术”。这种技术,是利用冷媒 (Refrigerant) 在气态、液态相变过程中的吸热、放热效应,利用压缩机造成冷媒相变,并将箱体内部的热量带到外部去散热,来达到冷却的目的。冷媒压缩循环技术,是目前致冷技术中,较为成熟、效率较高、成本较低的最佳选择。然而,此类技术所用的冷媒对环境并不友善,即使是新一代的全氟化碳(FC)、氢氟化碳(HFC)环保冷媒,如R32、R410A,也都属于温室气体,蒸散到大气中,会造成地球温度上升。早期的氟氯碳化合物(Chlorofluorocarbons, 简称 CFCs),甚至还会破坏地球臭氧层,目前全球已经完全禁用。

近年来,基于固态相变热效应 (Caloric Effects) 的固态冷媒致冷技术,将有机会取代上述传统技术。固态冷媒致冷技术的好处在于设备中,没有会逸散到大气中,并造成温室效应的传统冷媒材料。

目前相关的固态相变热效应技术,大多利用基于以下几种热效应的材料:

  • 磁热效应、磁卡效应 (Magnetocaloric Effect, MCE)
  • 电热效应、电卡效应 (Electrocaloric Effect, ECE)
  • 弹热效应、弹卡效应 (Elastocaloric Effect, eCE)
  • 压热效应、压卡效应 (Barocaloric Effect, BCE)

其中,压热效应是利用压力诱导晶体结构相变,用压力改变材料原子的自旋运动,在高能阶与低能阶之间切换 (spin crossover),过程伴随熵变化,而达到致冷的目的。一般的材料,压热效应通常很小,从前很少引起人们注意。但最近 BCE 相间研究获得很大的进展,为了跟原本微小的 BCE 区隔,另外以专有名词  colossal barocaloric effect  (CBCE) 称呼,中文可称为“巨大压热效应”或“庞压卡效应”。大陆李昺博士的研究团队,在 CBCE 技术上获得重大突破,以新戊二醇塑料晶体为压热材料,得到比传统压热材料高一个量级的等温熵变结果,并刊登在今年2019年3月的自然杂志。台湾同步辐射中心成员,以及在澳洲建制的“冷中子三轴散射仪SIKA”亦参与这项研究。

此外,该研究采用的量热仪器,是全球知名量热仪品牌 SETARAM 的 MicroDSC7 Evo 微量热仪,它采用独家的3D卡尔维式微量热技术,在高压环境中,也可以保证极高的量热灵敏度与准确度。以下是 MicroDSC7 Evo 进行塑料晶体压热效应的系统配置示意图:

 

仪器内部采用半导体制冷,因此不需要液氮之类的外部冷源,而仪器内部模拟的高压环境,是由外部的高压气体控制面板控制,经由 1/16" 管路与样品池连通,可以动态调整压力。

测量结果

下图左,为一般高压条件下,MicroDSC7 Evo 的热流测试曲线。塑晶材料的相变温度,及相变热在不同压力下,显示出规律性变化。下图右,显示相变温度与环境压力的线性关系。

 

温控程序: 25°C ~73°C at 0.1°C/min

样品:neopentylglycol (NPG)、pentaglycerin(PG)、pentaerythritol (PE)、2-Amino-2-methyl-1,3-propanediol(AMP)、tris(hydroxymethyl) aminomethane (TRIS)、2-Methyl-2-nitro-1-propanol (MNP)、2-Nitro-2-methyl-1,3-propanediol (NMP)等压力控制:最 大1000Bar,由高压控制面板实现。

下图左,温度-压力相图,数据分别由两部分别在法国跟日本的 MicroDSC7 Evo 微量热仪测得,仪器的一致性非常好。下图右,为不同压力下,样品在加热过程中的压致熵变。

 

若您从事相关研究,并打算设置一套量热设备,欢迎“联络势动科技”,以获得更详尽的量热仪产品资讯,以及实验配置建议。